甘肃省农垦集团创建于1953年,是甘肃省唯一的省属国有农业企业,控股亚盛、莫高、庄园三家上市公司。近年来,甘肃农垦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三大一化”、“三统一化”为抓手,推进农机农艺信息技术相融合、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积极开展“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总结推广了一批高产技术模式,形成了一批稳定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切实发挥了农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国家队作用;积极开展“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通过土地流转、代种代管、农资统购统销、农产品订单收购、大型农机作业、农机农技培训、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了地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一、“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大力推行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不断夯实生产基础。一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耕地平渠灭埂、土地整理,持续改善耕地平整度和机械化契合度。截至2022年底,全垦区单块条田面积在50—100亩之间的有9万亩,在100—500亩之间的有30万亩,在500亩以上的有16万亩,分别占年播种面积的8%、26%、14%。二是大量采购大型农机和农机具,持续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截至2022年底,全垦区拥有中大型拖拉机4307台,配套中大型农机具10023台套,年作业面积超过300万亩次,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三是累计建成节水灌溉面积63万亩,其中56万亩实现水肥一体化,占年播种面积的49%,水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四是积极推进农作物标准化种植,改善耕地质量、改进种植模式、提高良种使用率,推进农机农艺相配套。截至2022年底,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完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66个,主导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实现全覆盖。
(二)持续推进“双百行动”,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强力推进“亩节本一百元、亩增收一百元”行动,将其纳入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考核,通过引导下属企业因企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双百行动”取得良好效果。一是黄羊河集团加强项目化团队标准作业,借助百事集团核心技术,大西洋马铃薯亩均单产达3.5吨以上,亩均净利润超过2000元;探索甜糯玉米窄膜一管双行种植,亩均节本235元。二是金昌农场实施单穴单粒精量播种技术,通过“一膜三带三行”精量播种和其它标准化机改技改,青贮玉米亩均节本140元。三是小宛农场加强土地整合、推广干播湿出,机采棉实现亩均节本增效500元。四是亚盛临泽分公司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应用微生物等新型肥料,头茬苜蓿草亩均生产成本降低104元,亩均增收125元。
(三)积极参与全国农垦提单产“大比武”活动,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玉米方面,在金昌农场、永昌农场、黄羊河集团各建立一个1000亩以上的高产示范样板,在黄羊河集团整建制开展单产提升。小麦方面,在金昌农场、亚盛饮马分公司、亚盛条山分公司各建立一个1000亩以上高产示范样板,在金昌农场整建制开展单产提升。各参与主体积极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集成高产技术,推广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精准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节水灌溉、农机标准化作业、群体诊断等技术,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使用大中型、多功能、高性能、智慧化、节能环保型和复式联合作业机械,全程机械化率达95%以上;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实施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100%。目前,小麦样板田单产同比提高10%—25%,玉米单产同比提高在望。
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积极推进土地资源流转,解决农村土地“没人种”、“种不好”问题。加强督促引导,推动所属企业加快开展垦区外土地流转,2023年,共流转垦区外土地21万亩,其中省内流转7万亩,内蒙、山西、宁夏等省外流转14万亩。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直接从农民手中流转以及通过村委会、当地县区政府、当地种植大户进行二次流转等方式;在流转费用上,根据地块、地力等不同,最低300元/亩,最高1200元/亩;在流转年限上,1至10年不等;在流转土地种植品类上,主要以服务集团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发展为主,重点打造苜蓿、燕麦草等饲草种植基地及玉米、马铃薯等粮食生产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了农村耕地“谁来种”的问题,提高了耕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帮助地方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益。
(二)整合资源实现统一服务经营,帮助解决农村土地“怎么种”的问题。积极整合垦区资源,由亚盛股份牵头成立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以垦区内部服务为基础,积极面向周边农村开展社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集团社会化服务综合能力。在农资供应上,通过淡储旺销、厂家直购、集采集配等方式,形成质量优势、价格优势、规模优势。截至2022年底,公司服务客户数量超800家,化肥、农药、地膜、滴灌带等农资购销总量达50万吨。在技术服务上,加强与华南农大、东莞一翔等专业院校、机构的联合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无人机喷药等服务,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技术服务面积近10万亩,飞防植保面积突破20万亩次。同时,集团加强对下属公司农机、人才等资源整合,组建了1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50马力以上大农机4300台,耕种收农具近1万台,年作业面积300万亩次,服务农村作业近100万亩次。
(三)发挥产业和龙头加工企业优势,带动地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种植。以畜牧养殖,马铃薯、食葵、辣椒加工和玉米、小麦、马铃薯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加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签订饲草料基地、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制种基地订单等,逐步完善产业链,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带动周边农村近20万亩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订单主要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农场+种植大户”、“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产品订单、有偿供种、保底价收购和垫资供应种子、提供农资及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如种业集团在垦地内开拓3万亩、垦区外拓展7万亩,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示范基地,其中对垦区外示范基地主要通过集团垫资供应种子农资、提供技术服务、回收全部产品且农户享受最低保障收益的方式,实现年生产优质玉米种子3万吨、辐射带动1000万亩玉米基地种植;天牧乳业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奶牛体外胚胎5万枚,定向改良良种母牛1.5万头以上,对甘肃乃至全国的奶牛基因的改良起到推动促进作用。
(四)着力打造“甘味”品牌和“甘肃农垦”品牌,促进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甘肃农垦集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2020年正式注册了“甘肃农垦”品牌商标,围绕农垦优势主导产业产品,积极培育和打造农垦品牌,先后打造了“莫高”"黄羊河”“条山”“普安康”4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宝瓶河”“疏勒河”“紫蕙”“雄关”等20多个省级著名商标。同时,甘肃农垦还积极承担甘肃省“甘味”品牌运营工作,着力构建“‘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甘味品牌体系,带动甘肃主要优势产业和基地发展。截至2022年底,“甘味”品牌中心汇集了包含米面粮油、果蔬药材、肉蛋奶茶等日常消费品和枸杞、百合、红酒等品类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在内的全省60个区域品牌和500家企业2000多种特色农产品。甘肃农垦充分利用运营“甘味”品牌契机,围绕垦区和各市县主导产业和名优特产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推广机制,建立标准体系,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开展社会化服务与促进品牌建设无缝衔接和有机结合,实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本文节选自《农垦情况》2023年第23期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