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之志”:《黑龙江绥滨农场志》

时间:2021-12-24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3338

被黑龙江、松花江两江环绕的绥滨农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可谓人杰地灵,称之为龙门福地,名符其实。上溯其历史,在辽、金、女真人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是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黑龙江省近代垦殖活动的发源之地。清末民初(1912年)火犁等五大国内财团资本的流入,开始引入机械垦荒,开创了在黑龙江流域机械垦荒的先河。

在日伪统治东北时期,由于实行合村并屯制造无人区的政策,使得垦荒停滞不前。东北解放后,绥滨县政府为了支援前线,1948年1月派出80名县大队员,赶着16挂铁轮马车,在永祥屯西(原绥滨农场26队东侧)拉开了建立县办国营农场的第一犁,使得绥滨农场成为黑龙江垦区为数不多的在解放战争中建立的国营农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在合江农垦局时期,还是在东北农垦总局时期,绥滨农场都曾经是标杆场、样板场。在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的准军事化体制下,兵团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为保卫边疆、屯垦戍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恢复农场体制后,绥滨农场于1985年在黑龙江垦区103个农场中,率先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坚持改革不动摇。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得到了省农场总局、省委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农垦系统唯一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按照二期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内部政企分开的有益探索,成为垦区改革的一面旗帜。

2006—2018年,是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加快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2018年,粮食单产已达9103公斤,比2006年提高19.48%;累计生产粮食464.5万吨,实现企业利润48299万元;全场居民储蓄总额78598万元,比2006年增长451.6%,人均储蓄总额14249元,比2006年增长480%。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新建住宅楼119栋。总建筑面积为35.72万平方米,农场城镇化率达到97.4%,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绿化率达到40.9%。

非国有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规模化。2018年,非国有经济实现产值8.32亿元,从业人员达3652人。龙门福地酒业成为垦区行业中名牌企业,电商、微商兴起,物流、快递业务相继开通。

13年来,用于民生建设的资金达到8.3亿元。供水、供热、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场地配套完善,职工群众安居乐业。

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回眸往事,不忘初心;展望未来,不负韶华,豪情满怀。相信在农垦新的发展时期,站在全面建成农业领域航母的起跑线上,绥滨农场一定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出佳绩、再创辉煌,谱写出新的时代篇章!


摘编: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