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料库 > 农垦文化

井冈山来了“最可爱的人”

时间:2024-03-04 作者:康美权 来源:《中国农垦》2024年第2期 点击次数:28533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翻山越岭来到井冈山,开创了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起点。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品格: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志愿军转业军官在井冈山

可是你知道吗?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30年后,又有一群志愿军转业军官来到井冈山,他们同江西省委直属机关及上海下放的干部、知青一道,擂响了“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战鼓,熔铸出具有鲜明红色印记的农垦文化,发扬了独具特色的农垦精神。

从鸭绿江到井冈山

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毛主席写下了光辉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里面清楚地写道,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井冈山当地居民一年只有五担谷。

新中国成立后,井冈山场域范围内还是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为了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1957年12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委决定建立国营井冈山综合垦殖场。

1957年冬至1958年春,为响应号召,江西省各直属机关、国营320厂等单位500多名下放干部来到井冈山。与这批下放干部几乎同时抵达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100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转业军官。

当时,公路还在修建,转业军官们只能徒步上山,有的还带着妻子儿女,显然是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的。他们原来有许多地方可以选择,但他们觉得井冈山是光荣的地方,所以申请来到这里。这些转业官兵都很年轻,大多在三十岁以下,军衔多为上尉、中尉和少尉,也有老资格的新四军时期的干部。这些在与美军较量中得胜的“中华好儿女”,又带着一身硝烟,开始与大自然较量。

这些“最可爱的人”,不仅像魏巍写的那样忠于祖国、勇敢顽强、视死如归,还有其他许多可爱之处。他们和自己的家眷很快就习惯了井冈山的艰苦生活。

当时的井冈山人烟稀少,下放干部一来,几乎占去所有的空屋。这次猛增一百多人,许多人不得不被安排到仓库或者祠堂居住,这样也还是不够,有的地方一间房要住两对夫妻,当中用床单一隔,勉强算是每户一“室”了。一到晚上,那些老鼠就在地下窜来窜去,吱吱乱叫,吵得人实在难以入睡。甚至当你熟睡的时候,老鼠会直接钻进你的被窝里,蹿到头上来,好多妇女吓得不敢合眼。还有难以发现的跳蚤、臭虫,它们比老鼠更多,无孔不入,使劲地咬使劲地吸血,让人浑身难受。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当时井冈山区普遍自给自足,农民种的菜、养的家禽勉强够自己吃。好在山里盛产毛竹,一到冬天和春天,就会产出大量冬笋和春笋,所以笋干就成了他们的主食。除了隔三差五吃餐南瓜、红薯、腌菜干外,这些志愿军转业军官和下放干部一样,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就是“红锅笋干”,早上笋丁,中午笋片,晚上笋丝。为什么说是“红锅笋干”呢?因为炒菜没有油,只凭红红的铁锅,炒出来的笋干又老又硬,而且特别“刮油”,很难下咽和消化。

对于这些在国内国外出生入死的英雄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委屈他们了,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也真是没有别的办法。这些“最可爱的人”仍是乐呵呵的,没有怨言,甚至饶有兴致地写起了打油诗,其中一首《转业军人上井冈》写道:“刚刚跨过鸭绿江,为了祖国新气象;响应主席新号召,脱下军装到他乡;三日火车跨两江,又乘汽车穿山岗;到了永新接待站,爬坡百里上井冈。”

从握钢枪到拿柴刀

这批志愿军转业军官来到井冈山垦殖场后,有一部分被分配到离茨坪65华里处一块方圆几十里的深山老林——大坝里。他们的初期任务是把沉睡深山多年的毛竹砍运出来,支援国家建设。靠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次战役英雄事迹的激励,这支队伍挑着担子,征服各种“拦路虎”,艰难跋涉到一间废弃多年,已破烂不堪的茅棚。白天唱着歌儿踏着积雪采伐建房,夜晚大家靠着篝火谈笑着挤在一起避寒。不到一个月,一个“营地”就建立起来了。

过去在朝鲜战场上手握钢枪的汉子们,现在拿起柴刀砍伐毛竹居然也是一把好手,每天冒着寒风砍伐、打枝,然后背到小块集中地,每人每天能砍下700多根。胡炳坤身强力壮、腰挺背直,是典型的军人身材,颇富臂力,碗口粗的新竹只需两下甚至一刀就能斩断,砍竹总是名列前茅。

春日天气,乍暖还寒,阴晴不定。往往一阵雨来,全身湿透,犹如浸泡在冰水里。这也是毒蛇活动的时候,而竹林又是多蛇之地,所以一进工地,难免有些提心吊胆。阴湿向阳之处,几步就能看到一条蛇。

有一次胡炳坤正在处理一根毛竹,突然听见不远处窸窣有声,转头一看,原来是一条二米来长的“斗角斑”,正向旁边埋头砍竹的战友袭来。胡炳坤麻利地摘下挂在树上的防兽枪支,朝那蛇抬手一枪,打个正着。这位从小在部队锻炼的志愿军上尉,枪法显然是一流的。那个沉浸于劳动之中的战友吓了一跳,还以为枪走火了,当他看到离他不过咫尺之地的那条死蛇,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这种长着满身棱形花纹的可怕的家伙又叫五步蛇,就是说被它咬了走不出五步就得倒下,而且这条蛇又是刚从冬眠醒来不久,其毒尤烈,要是被它咬一口,不说必死无疑,也要死生难卜。那些年不少人死于这种毒蛇之口。见他一脸煞白,胡炳坤哈哈一笑说:“小子,留神一点,可不要拐着腿去见马克思!”

很快,毛竹砍好了。可接下来又有个大麻烦——这么多竹子,加上山高路又远,要怎么运出来呢?大家盘算着,肩扛毛竹到最近的龙潭小溪,每人每天1-2根,全部运完要10万多个劳动工日,这是难以想象的,必须另辟蹊径!在没有任何机械运输设备的情况下,大家集思广益,想到的是制造一批“竹滑道”。任务交给28岁的志愿军工兵中尉唐少岳,由他承担这项工程的设计和技术指导。这个风趣、诙谐的湖南小伙子,待人极其热情,极其忠实,极其厚道。

不多时日,唐少岳就地取材,和同志们一起,将滑道设计了出来。两根平行竹轨相隔1米左右,每5根毛竹用竹片串联成一排,像扁担一样,一头放在竹轨上,一头放在滑车横档上,沿竹轨斜坡滑下。战友们依山岗架轨,遇山窝搭桥,从大坳头到中烟7公里,架了7座竹滑道桥,其中有3座高达 10米以上。全队官兵分布在这7公里的滑道线上,像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保证竹排畅通无阻。很快,20多万根毛竹全部下山,销往安徽、江苏等地。后来,竹滑道被新华社记者报道,推广到各个山区。
 除了砍伐毛竹、植树造林等生产任务,当时垦殖场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修路。没有公路,生产需要的机器设备运不上山,开发的各种产品运不下山,建设山区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修建黄洋界公路时,志愿军上尉王保实被调进公路指挥部。这条从茨坪到砻市长50公里的公路,最大的难关就在黄洋界,这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中最为雄伟险峻的哨口。修路虽不是作战,但从一定角度说,并不比打仗容易。如果说当年只一发炮弹便轰得白军夤夜潜逃,那么现在就是一百发炮弹也未必能轰出一条路来。整个工程土石方是191万方,其中石方就达76万方,而且集中在黄洋界。

从山脚到山顶,盘旋而上,来回九叠,犹如巨龙飞升。王保实像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仗一样,身先士卒,干在前面。哪里炮“哑”了,哪里出故障,他走上前去,手到擒来;哪块山太硬,哪个石头撬不动,他钢钎一提,“跟我来!”就这样,这条100多里的盘山公路硬是提前了几个月完成。

这批下放到井冈山的志愿军转业军官中,有许多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成绩卓著:张学诚、唐少岳、王保实、王武桂……4个月后,100多名转业军官中便有23人担任了总场或分场领导,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垦殖场的优秀职工,井冈山的模范建设者,是名副其实的“最可爱的人”。

从转业军官到文艺兵

垦殖场建设初期,井冈山没有电影电视,连那种黑白的电视机都没有,山区群众白天劳作完,一到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是闲聊就是睡觉。

为了活跃干部群众的业余生活,井冈山垦殖场决定成立文体大队。这个大队以广州空政文工团下放的罗德成、欧维德、王庸等人为业务骨干,以省市下放干部王安、杨芳素、易粹湖、王梅君、李志谋等文娱活动活跃分子为基本队伍,又招募了胡炳坤、王保实、池仙照等一批志愿军转业军官充实其中,共20余人。他们以茨坪为基地,白天从事农林生产,业余时间组织文体活动。
这个大队虽然分了歌队、舞队、球队三个小队,但演戏时大家都上,打球时会的都来。以王保实为队长的篮球队曾“大出风头”,他们步行二百多里到遂川县参加地区组织的球赛,且所向无敌,打败各县的球队,夺得了地区第一名,然后又步行二百里,扛着奖旗胜利而归。这个为打球而来回跋涉数百里山路的球队,恐怕世所罕见。

到了下半年,省里通知,翌年将举行垦殖场文艺汇演。于是,文体大队扩充为井冈山文工团,以曾宪屏为支部书记,罗德城任业务团长。总场主管文化的领导孙世昌强调,汇演的整台节目必须都取材于下放劳动,必须具有强烈的井冈山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白天在扛石、运土之余围坐探讨,晚上在大通铺的被筒里秉烛写作,或者烧起一堆篝火,斗着北风排练。就这样,一台包括合唱、表演唱、男女声独唱、朗诵、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内的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工地之夜诞生了。

彩排之后,大家褒贬不一。“演员”自己也没底,总觉得不大“正规”。孙世昌最后拍板:“行,挺好的。就这么拿到省里去。”

出乎意料的是,这台节目竟一炮打响。在全省各垦殖场的十几台节目中,井冈山文工团赢得的掌声最多。看惯了“正规”文艺演出的省市观众,一看这种沾满井冈山泥土的作品,便像从尘土飞扬的闹市突然走进鸟语花香的深山,感到一种特有的清新与芬芳。特别是王保实、胡炳坤等人“瞎凑”的集体舞《拉木头》,把一个活生生的劳动场面惟妙惟肖地搬上了舞台,城里人看了新鲜,下放干部看了亲切,引起了场内观众的热烈反响。这个舞蹈的剧照以及他们演出的其他一些原创节目,被选登在《江西日报》等报刊上。

王震将军有诗云:“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从1957年创建国营井冈山综合垦殖场到1992年改组江西井冈山企业集团公司,100多名志愿军转业军官携手下放干部、上海知青等,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创造了一个拥有近3000万元固定资产、年总产值1.4亿元、税利500余万元的国营企业集团,使荒凉贫瘠的井冈山老区旧貌换新颜,为全国老区、山区树立了典范,彰显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使井冈山无愧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诞生地。

新时代,农垦精神必将成为光辉的航标,指引新一代开拓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谱写担当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
   
Baidu
map